•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高级检索

丹参二萜醌的细胞毒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丹参二萜醌的细胞毒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2, (1): 8-14.
引用本文: 丹参二萜醌的细胞毒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2, (1): 8-14.
Structure-Cytotoxic 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Diterpenoid Tanshinones from Salvias[J].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2002, (1): 8-14.
Citation: Structure-Cytotoxic 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Diterpenoid Tanshinones from Salvias[J].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2002, (1): 8-14.

丹参二萜醌的细胞毒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Structure-Cytotoxic 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Diterpenoid Tanshinones from Salvias

  • 摘要: 目的:丹参二萜醌的结构-细胞毒活性的关联与探讨。方法:应用CHARM(Chemistry at Harvard Macro Molecular Mechanics)力场,用powell方法优化本文涉及的丹参二萜醌及其类似物分子的几何构型,经优化后的分子构象采用quanta软件包括CNDO计算,以获取量子化学参数,并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结果:A环是芳环的丹参酮也包括三环二萜凡具有平面环系统结构的均有可能对小鼠淋巴白血病细胞显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在二氢呋喃环的氧原子-3(如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较之含呋喃环氧原子-3的丹参酮其局部电荷更负,因而也就使化合物具有更大的极性从而增强了细胞毒性。具有对称结构的含1,4对萘醌生色团的丹参新醌A或B较1,2邻萘醌的如Ro-090680和二氢丹参酮-I的细胞毒活性均显著降低。所有丹参酮及其类似物的疏水基团均远远多于亲水基团,因此它们均不溶于水,但可在水中以某种方式形成胶体颗粒,其中的一些参数如偶极距、范特华力、亲水指数,均可影响到它们的疏水相互作用。丹参酮-I本身细胞毒活性很低,但通过Mannich反应,在呋喃环上引进含氮杂环后其对P-388的细胞毒活性有很大提高。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21
  • HTML全文浏览量:  1
  • PDF下载量:  126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2-02-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