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高级检索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中膜细胞外基质的变化——替米沙坦的干预研究

陈宏, 洪华山, 江琼, 马建芳, 刘永平

陈宏, 洪华山, 江琼, 马建芳, 刘永平.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中膜细胞外基质的变化——替米沙坦的干预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8, 39(6): 543-547.
引用本文: 陈宏, 洪华山, 江琼, 马建芳, 刘永平.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中膜细胞外基质的变化——替米沙坦的干预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8, 39(6): 543-547.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中膜细胞外基质的变化——替米沙坦的干预研究

  • 摘要: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颈动脉中膜细胞外基质(ECM)的变化及替米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将12周龄的SHR随机分为高血压组、替米沙坦高剂量组(Tel-H)、替米沙坦低剂量组(Tel-L),另设同性别、同周龄的WKY大鼠为对照组(n=10),实验开始及每两周测鼠尾收缩压(SBP),18周后终止实验,麻醉后取颈总动脉,颈动脉切片。颈动脉中膜纤维黏连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的表达以SP免疫组化染色评估。结果:两周后Tel-H组的SBP显著低于SHR组(P0.05);SHR组颈动脉中膜的FN、LN积分光密度(IOD)明显高于WKY组(P<0.01);Tel-H、Tel-L组颈动脉中膜FN、LN的IOD分别明显低于SHR组(P<0.01)。结论:30周龄SHR颈动脉中膜ECM发生了明显重构,表现为胶原、FN、LN沉积增多,而弹力纤维减少;替米沙坦治疗能减少上述ECM的改变,从而减轻颈动脉的重构。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8-12-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