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蟾酥的快速检验法[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62, (8): 80-84.
引用本文: 蟾酥的快速检验法[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62, (8): 80-84.

蟾酥的快速检验法

  • 摘要: 蟾酥产于蟾蜍(民间叫癞蛤蟆)之两眉,在活蟾蜍头部耳下腺及皮肤腺有一种乳状分泌物-癞蛤蟆浆,经人工刮取得纯粹分泌物,干燥后叫蟾酥。百斤蟾蜍约可刮得潮蟾酥4两,经日光曝晒干后,约净得干酥2两。蟾酥是强烈的心脏毒物,我国自古用蟾酥作为强心剂,苏醒剂。有的中医用干蟾皮或活瞻蜍作药用,亦系利用在干蟾皮及活蟾蜍里含有少量蟾酥,处方时剂量当然不同。在医疗方面,曾因把蟾蜍与蟾酥混淆而误用大剂量的蟾酥,致造或医疗中毒。民间也有因捕食癞蟆蛤,由于未去应及头部,煮食一斤左右而致中毒死亡者。当发生可疑蟾酥中毒情况时,为了迅速查明毒物,进行必要的急救,需要有简便适宜的检验方法。但在文献上尚未见有合宜的快速分离与检验方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