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菜蓟无性繁殖研究获阶段性成果[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80, (2): 79-0.
引用本文: 菜蓟无性繁殖研究获阶段性成果[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80, (2): 79-0.

菜蓟无性繁殖研究获阶段性成果

  • 摘要: 我院药用植物园于1977年开始了对治疗肝炎的药用植物菜蓟(Cynara Scolymus L.)有性繁殖的研究,由于繁殖后代性状分离很大,后用无性繁殖来固定其品种的优良性状。但在无性繁殖中出现许多复杂情况,从而开展了枝叶序列性的研究。经过两年来的研究,获得阶段性成果。为了讨论和评价这一研究成果,1980年1月9日我院学术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并邀请南京农学院、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单位有关专家参加。在我院付院长、学术委员会付主任彭司勋教授主持下,由我院药用植物园张恩汉同志详细汇报了“菜蓟在无性繁殖中枝叶序列研究”的论文内容。随后,参加会议的同志作了发言。南京农学院植物园生理学家朱健仁、朱培仁两位教授指出:这项研究工作很有意义,很有价值,不仅对说明菜蓟的生理特性有重要贡献,并且可以说明越年生作物分株繁殖系的类似特性,甚至对于多年生的分株繁殖的果树特性研究也具有启发性。朱培仁教授还指出:过去一般认为无性繁殖过程不可避免地出现衰老和退化现象。而从菜蓟无性繁殖枝叶序列性研究中发现了叶片数的多少和叶面积的大小是由序列性造成的,同时还证明了在无性繁殖和移栽中具有促进越年作物“还童”现象存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