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高级检索

菜蓟在无性繁殖中枝叶的序列性

张恩汉, 丁家宜

张恩汉, 丁家宜. 菜蓟在无性繁殖中枝叶的序列性[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80, (2): 5-16+100.
引用本文: 张恩汉, 丁家宜. 菜蓟在无性繁殖中枝叶的序列性[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80, (2): 5-16+100.
Zhang Enhan, Ding Jiayi. The Sequence of Shoots and Leaves of Cynara Scolymus L.in Asexual Propagation[J].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1980, (2): 5-16+100.
Citation: Zhang Enhan, Ding Jiayi. The Sequence of Shoots and Leaves of Cynara Scolymus L.in Asexual Propagation[J].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1980, (2): 5-16+100.

菜蓟在无性繁殖中枝叶的序列性

The Sequence of Shoots and Leaves of Cynara Scolymus L.in Asexual Propagation

  • 摘要: 1.菜蓟再生段上所萌动的1级腋芽,改变了母株序列性状的延续。该段上所萌动了的Ⅰ级腋芽分化叶片数的多少和腋芽发生的部位高低无关,而和腋芽萌动的时间先后密切相关,即无芽位高低的空间序列,而有萌动先后的时间序列。这是两年生宿根性植物——菜蓟通过分株繁殖保持叶片数不减少的一个基本特性。2.按在南京自然条件下的生育周期表现、有关的气象记录和试验观察分析,菜蓟Ⅰ级腋芽须先通过低温(0~7℃,18~46天)春化阶段,才能进入花芽分化阶段。花芽分化的温、光条件是6~17℃的较低温度和12.5小时以上昼长。在南京菜蓟的花芽分化期通常在3月中至5月初。菜蓟Ⅰ级腋芽的叶片数随萌动期不同而变化是春化和光周期反映的结果。3.分株繁殖对Ⅰ级腋芽株的花芽分化有抑制效应,这种抑制作用又随着腋芽萌动期的推迟而增大。移载已经分株繁殖了的腋芽株的措施也表现出抑制其花芽分化的作用,不带土移载的抑制作用尤为显著。4.按叶形判断,在南京自然生态条件下菜蓟Ⅰ级腋芽存在还童复壮的遗传特性,但这种特性能否充分表现则与外因(如腋芽萌动期、温度、分株繁殖措施等)有密切关系。腋芽的自然复壮特性使长期进行分株繁殖的菜蓟有了不退化的可能。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19
  • HTML全文浏览量:  1
  • PDF下载量:  68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1980-09-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